Google标志设计:最新标志采用四色渐变G为主视觉,宣告进入AI时代

来源:标志情报局  作者:xiaozeng  时间:2025-10-31

十年前,Google 重塑品牌,推出了全新的无衬线字标。为了配合这一变化,其蓝底白字的「g」字图标也变成了如今已广为人知的四色「G」图标。这一系列更新标志着 Google 在多平台、多设备、多应用场景中统一视觉语言的开端,也成为品牌数字时代的重要象征。


谷歌于今年初首次为其搜索服务启用了色彩更鲜亮的四色渐变「G」图标,并于6月率先应用于其iOS应用图标。在随后的数月间,该新版「G」标识已逐步扩展至更多产品与平台。至9月30日,谷歌宣布此四色「G」将不再仅代表搜索业务,而正式升级为整个谷歌公司与品牌的核心视觉标识。



全新的「G」图标延续了红、黄、绿、蓝的经典配色,但使用了更为明快的色调并融入渐变手法。与旧版的纯色块相比,渐变设计赋予图标更丰富的层次与动态效果,使其在数字界面中更显鲜活。


此次调整看似细微,却蕴含清晰的战略意图:既维系了Google在色彩与形状上一贯的高辨识度,守护用户的品牌记忆;又借助细腻的色彩过渡,使品牌形象更紧密地契合其AI驱动的未来愿景。


从三色描边的蓝色复古大写字母G到小写的蓝底白字g字,再到如今的四色渐变,Google 的「G」图标已经不只是浏览器标签上的一个小图标(favicon),它和其字标一样,已成为Google品牌识别体系中最简练、最具代表性的视觉符号之一。


26年前,谷歌诞生一年后,Google 首次推出 favicon(网页图标)。图标为白色背景上的蓝色大写「G」,外围有红、蓝以及两条绿色边框。



这是 Google 的第一个网页图标,其设计延续了当时品牌 Logo 的衬线字体和配色,是早期互联网时代最具代表性的「小图标」之一。在宽带普及之前,这个小小的 G 出现在用户的浏览器标签和收藏夹中,成为 Google 搜索的快速入口。


2008年5月,Google 推出了全新的 favicon。设计采用品牌 Logo 中的小写「g」,以蓝色呈现于白色背景之上。这次更新的初衷是为了让图标更适应移动设备端的显示需求。当时智能手机刚刚兴起,Google 希望通过一系列更具可扩展性的图标,提升品牌在不同尺寸屏幕上的识别性。


2009年1月,Google 启用全新的 favicon:左对齐的白色「g」置于红、绿、蓝、黄四色色块背景中,上下左右部分略有裁切,呈现出鲜明的视觉个性。这一设计由巴西坎皮纳斯大学计算机系学生 André Resende 提交,他在 Google 2008 年的 favicon 设计征集活动中脱颖而出。当年,Google 在其官方博客评价他的作品「极具识别性与吸引力,成功捕捉了 Google 的品牌精髓」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这款图标成为许多人心中最具记忆点的 Google 网页图标,甚至在后续新图标推出后,仍在部分页面上沿用数年。2012年8月13日至8月19日间,Google 使用了一个过渡性的图标。白色小写「g」置于浅蓝色背景中央。这个版本看起来就像2008年蓝色字母版本的「反转」样式,不过仅使用了一周时间就撤换了。8月20日,Google 对图标进行了轻微的调整,整体外观保持不变,但细节处理更为统一。


2015年可以说是 Google 视觉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。随着新 Logo 的发布,Google 推出全新的图标设计。回归大写「G」,并以红、黄、绿、蓝四种颜色拼接而成,取代了之前的小写 g 图标。这枚图标如今已成为 Google 品牌的核心识别元素之一,广泛应用于应用图标、产品入口、以及全站搜索符号。同时,Google Dots 继续作为辅助动态元素存在于语音与智能交互场景中。


2025年5月12日,Google 为其iOS 应用程序推出更明亮的颜色与渐变的新版「G」图标来取代了原本的纯色拼块图标。9月30日,Google 通过一则特别的 Doodle 动画展示了使用十年的「G」字过渡至新的渐变「G」,宣告正式进入AI 时代。

1999年的蓝色大写「G」到2025年的渐变「G」,这枚图标的演进脉络承载着Google从搜索引擎崛起、移动生态扩张到AI战略转型的全历程。它不仅是品牌识别的核心载体,更成为技术演进与视觉表达交互演变的时间标尺。展望未来,随着AI与多模态交互深度融合,「G」将可能超越静态标识的范畴,演进为智能交互的关键入口,成为Google品牌动态化、智能化的灵魂象征。


尼高品牌设计是一家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品牌设计公司,专注于“品牌策略与品牌设计”,以“策略指引设计”为创作理念,为企业、产品提供系统的品牌形象解决方案的专业设计公司。免费咨询电话:0755-82198877 82178869


Related cases

相关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