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,与年轻消费群体建立深度连接已成为品牌设计的核心挑战。传统单向灌输式的品牌沟通已逐渐失效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具互动性、尊重用户智慧的对话式设计语言。
从单向说教到双向对话
传统“说教式”品牌设计习惯于单向输出品牌信息,期望消费者被动接受。然而,对于在数字环境中成长起来的Z世代而言,他们更渴望参与、互动和共创。
从完美标志到动态符号:品牌标识不再必须是永恒不变的完美符号。例如,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的年度歌单,其封面设计融合了品牌视觉与用户的个人收听数据,使每个用户的封面都成为独特的视觉呈现。
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:品牌需要设计能让用户参与并分享的视觉体验。雅迪摩登系列通过打造高颜值的创意场景和沉浸式互动体验,让用户发自内心地分享,有效形成了品牌的社交传播。
要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有效对话,品牌设计需在策略层面进行革新。
创造“可玩”的视觉体验:品牌可以设计一些未完成或可自定义的视觉元素,邀请用户共同完成。护肤品牌Starface通过其友好的笑脸吉祥物“大黄”,以亲民的形象和真诚的语气与Z世代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所有交流。
融入社交与文化语境:品牌设计需要深入年轻人的社交场景与文化圈层。新日电动车在菏泽牡丹音乐节上,将产品展区打造成“骑趣听,放开玩”的音乐能量站,让电动车成为年轻人愿意主动拍照、分享的“时尚道具”,成功打破了品牌与年轻人的边界。
用幽默与包容建立情感连接:运用幽默感与包容性,可以让品牌显得更真实、更具人情味。零食品牌Pringles在针对Z世代的营销活动中,为其经典口号“Once You Pop”注入了荒诞幽默的新意,通过一则内容夸张的广告,引发了年轻群体的共鸣和社交讨论。
对于希望进行品牌年轻化的企业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考虑转变:
重新审视品牌核心:品牌年轻化不是表面的营销包装,而是一场从产品、体验到情感共鸣的体系化革新。需要思考品牌的核心价值能否与年轻人的精神需求对接。
设计灵活的视觉系统:建立一套能够适应不同平台、甚至允许一定程度演变的动态视觉规范,而不是一本僵化的VI手册。
保持真诚与一致性:最需要精心呵护的品牌,是那些缺乏一致性的品牌。一旦确定了与用户对话的风格和调性,就需要在所有触点保持统一,真诚地与用户沟通。